首页 > 技术 > 消费电子 > 正文

解剖英特尔傲腾 打通快慢设备的新内存架构

2017-04-18 08:01:02来源:a&s智慧城市

[摘要] 简而言之,Optane具有堪比内存(DRAM)的性能,而容量向NAND靠拢。

  英特尔(Intel)的傲腾(Optane)内存已经上市一段时间,分别推出了Optane SSD抢攻企业市场和Optane Memory主打消费市场,据悉针对高端个人市场的Optane SSD也即将上市。就在傲腾开始跟着供应链出货之时,英特尔针对这项技术再做出了解释,首先声明它并不是闪存,而是比主流NAND还要有前景的新内存技术。
 
Optane技术原理
 
  2015年英特尔发布了3D XPoint技术,今年初该技术被定名为Optane;美光则将其命名为QuantX。3月28日正式发布中文名为“傲腾”。
 
  从技术原理角度来看,3D XPoint或者说Optane与NAND/NOR等Flash完全不同,而更接近于内存,延迟、耐擦写性、介质速度等几个关键指标也优于NAND几个数量级。简而言之,Optane具有堪比内存(DRAM)的性能,而容量向NAND靠拢。
 
  当然,与3D XPoint具有类似特性的技术并不在少数,它们被统称为NVRAM,但是无论是FeRAM(铁电)、MRAM(磁阻)、PRAM(相变)还是Millipede Memory(千足虫)、NanoRAM(碳纳米管),距离产品化乃至商品化都还有相当的距离,而Optane已经华丽登场 。

  不过,在正式普及Optane之前,英特尔要面临的挑战并不少,自身的产能爬坡和市场的接受度都是不小的问题。好在相比其他NVM或NVRAM的竞争者,根植PC市场四十余年的 英特尔 ,有着巨大的平台及生态优势,Optane Memory就是一款革命性产品。
 
解决传统硬盘速度瓶颈
 
  硬盘的存取速度一直是计算产业的挑战。尽管发展已逾数十年,但冯·诺依曼1946年提出的计算机体系架构,仍是现在乃至可见的未来,计算机所遵循的基本架构体系:存储和计算。CPU是大家所熟悉的计算核心,但是并非冯·诺依曼体系中的计算核心,按照大学计算机原理课老师所说,CPU非常笨,它只会做“1+1”这一件事,而且只会从A、B寄存器取数、结果放到C寄存器,冯·诺依曼体系中的计算是指ALU(数逻运算单元)而存储是寄存器。当然,这是最狭义的冯·诺依曼体系理解,不过也从侧面说出了计算和存储相依相存的特殊关系。

\ 
计算和存储的关系相依相存(来源:英特尔)
 
  速度快当然是王道,但是非常遗憾,半导体技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能解决容量和性能的根本矛盾,考虑到成本和实现因素,最终的产品都是性能向成本的妥协。对于计算机来说,高速和低俗设备之间,对获取数据方面的摩擦一直没有停止过,解决这种数据冲突的方式也在革新。
 
  以速度最快的ALU为例,与之进行数据交换的寄存器有着相同速度的寄存器,除去在相邻周期里循环存取的时间周期不算,两者实际上是同频同步工作的。寄存器有着动辄数GHz的运行速度,只能集成在离ALU最近的地方,但代价是成本高昂、容量以字节为单位精打细算,这就是为什么如AVX 2.0中的256位指令/数据寄存器,英特尔更壕一些,直接放入256位长,而AMD抠门些,旗舰的Ryzen 7 1800X只有128位寄存器,256位数据需要两个周期读入和写出,性能折损极大。
 
  当然,处理器厂商们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早在数年前就大肆引入Cache结构作为从寄存器到内存的梯级缓冲,用数量和逐渐提高的速度解决计算单元从内存获取数据的性能落差。L1、L2、L3 Cache容量通常为数十KB、数百KB和数MB,对应容量提升一个级别,速度也降低一个级别,以匹配慢速的GB级别内存。为了保证速度,Cache通常会采用SRAM(静态内存)制作,而内存虽然用了DRAM速度低了不少,但当年正是DRAM的出现,让配有64KB内存的PC有机会诞生,要知道同容量的SRAM当时价格超过2500美元,而第一台PC的不过1999美元。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存储”设备上,虽然以硬盘(HDD)为代表的存储设备已经是外设“矬子里面的将军”,但是它和PC系统之间的性能落差仍然很大,其性能包括了带宽和响应延迟等两个维度的速度。于是另一种缓存,Buffer出现了。别看中文都是“缓存”,但是在计算机词汇中,Cache和Buffer是两个不同世界的速度,相比多采用SRAM的Cache,Buffer多使用廉价的DRAM以缓解I/O接口两侧的速度不匹配,最常见的情形是Buffer容量作为HDD的重要参数标识产品档次。无论是哪种缓冲,都能在响应时间和带宽上同时匹配两端性能,两端都认为对方迁就了自己的性能水准,而没有察觉到缓冲的加入,此现象就叫透明。
 
容量与性能的分歧
 
  经过多级缓冲,DRAM的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CPU,但即便如此,它仍远远高于主流的存储设备。更具体点说,单通道DDR4-2400内存带宽已近20GB/s、延迟为30ns左右,而容量已突破10TB的HDD,对应的性能水准只略微增长到150MB/s~200MB/s带宽,延迟则停留在3~4ms(接口)+7~8ms(平均寻道)的10年前水平,明显不能满足当下电脑系统的需求。于是这才有了近几年最有效的升级已经从增加内存变为了更换HDD为SSD。SSD综合性能较HDD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主流产品接口带宽突破1GB/s水平、延迟下降到μs量级,但与之伴随的就是10倍的价格差异。
 
  无论是容量还是性能,对使用体验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考虑到时间可以换取性能而容量不行,更多数消费者都倾向于容量更大而非性能更高,这也就是为何仍有超过85%的台式电脑选择HDD作为唯一存储设备的原因。但凡预算宽裕一些,或者性能的需求稍占上风,双硬盘就成为更为理想的搭配。现实是很残酷的,艰难的预算增加,并不能带来如一的性能体验,频繁使用的数据固然可以手动放置到SSD中,但是相对较小的容量被占满后,越是大量的数据,越会深刻体会到“慢”的熬人,小容量SSD对此无能为力。
 
  而Optane的问世,看似能够解决电脑与HDD性能落差、解决SSD与HDD容量落差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不用NAND做介质的Optane SSD
 
  虽然都叫做固态硬盘“SSD”,但是Optane SSD已经不再使用NAND做存储介质。无论是响应速度、IOPS还是吞吐速度,已经上市的DC P4800X都远超DC P3600/P3700系列,只是目前仅有采用PCI-E插卡形态的375GB这一款。
 
  关于这款产品的性能表现,还有待获得样品后测试验证。而它所带来的计算机架构巨大变革,首先从服务器领域开始。除了常规的存储模式(冯·诺依曼架构中的Storge),Optane SSD还支持异常高大上的Memory Pool(内存池)模式。同时其读写和响应速度远超过当前主流的SSD,能轻易帮助内存容量突破TB,不仅分分钟解决服务器上内存容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从性能上比原有8通道DRAM更高。从中期来看,Optane的非易失性,还会在使用模式上挑战DRAM,待到Optane DIMM到来,断电后内存数据都不会丢失,于今天是完全不可实现却极度渴求的特性。
 
  目前,通过英特尔Memory Drive Technology就能将Optane SSD映射为内存池,只是目前公布出来的只支持Xeon(至强)平台。面向高端个人市场的Optane SSD 900P不久就将面世,界面都是PCI-E 3.0 x4,插卡、M.2和U.2并发,是否支持内存池模式暂时不明。
 
作为缓存解决设备通信问题
 
  和存储、内存模式完全不同,Optane Memory实质是一种缓存,与广泛分布在计算机中的Cache、Buffer的使用模式类似,即逻辑架构上类似,而其不同主要集中在电气层面。缓存存在的目的在于解决快慢两个设备间的通讯问题,否则快速设备会被迫与慢速设备同速运行,影响整体性能。和执行单流的Cache/Buffer相比,Optane Memory的缓冲任务复杂得多,系统写向存储(HDD、SSD等)的流并行性非常高,同时还具有非顺序地址、非并发等特点,因此一直以来,只能通过OS和存储设备直接对话完成,这也是PC换用SSD能带来如此大性能提升的原因。
 
  早在2005年,英特尔就推出了基于其NAND技术的TurboMemory(迅盘),彼时调用的正是Windows Vista中的Superfetch特性实现了对硬盘的缓冲,微软称之为ReadyDrive。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操作系统层面早已变得更为平滑,而TurboMemory却早已因为SSD的流行和自身的问题而湮没。
 
  Optane Memory明显汲取了教训,其市场定位放低至SSD远未普及的台式电脑市场,仅配备1颗HDD机械硬盘的台式机仍占市场85%以上份额。从容量方面来说,无论是44美元的16GB还是77美元的32GB版本,都难以作为Win8/10的系统盘使用,势必与HDD组合使用。
 
  在导入3D Xpoint技术后,Optane Memory的读写寿命不再是问题,100GB的数据写入量已折合3~6全盘写。介质和PCI-E 3.0接口的响应速度更快,本身速度也更高,再加上新版本的RST(Rapid Storage Technology,快速存储技术)的改进,仅使用16GB版本Optane Memory就能带来如系统启动时间、常用软件安装时间等主流应用30%~50%的时间缩短,无论是访问延时还是吞吐速度,其表现以接近PCI-E通道的高端SSD而高于SATA通道产品。
 
 
 
0
[责任编辑:Joy Teng]

《安防知识网》一个服务号 二个订阅号 微信服务全面升级

不得转载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安防知识网”的文章著作权均为本站所有,禁止转载,除非取得了著作权人的书面同意且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方案案例调研报告

注册会员免费申请杂志
及下载本站所有案例调研报告

立即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