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 > 智慧城市 > 正文

将投4万亿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找到存在感?

2017-01-16 13:35:01来源:智能电子集成

[摘要]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其实从2008年就开始了,最近几年,更是掀起热潮,关于智慧城市的试点项目层出不穷,但是生活在其中的普通百性是否感受到了智慧城市的存在?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其实从2008年就开始了,最近几年,更是掀起热潮,关于智慧城市的试点项目层出不穷,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超过了7000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可达4万亿元,但是生活在其中的普通百性是否感受到了智慧城市的存在?

  规模巨大:仅国内“十三五”就有4万亿

  智慧城市无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产业规模。国际著名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显示,全球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由2014年的6545.7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12665.8亿美元,2014年至2019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4.1%。

  国内,前瞻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超过了7000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可达4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市场体量,引得各路豪强竞相折腰也就不足为奇。

  相较于前几年概念的炒作,近几年的智慧城市项目有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新增已完成重点项目有66个,全部试点城市总体进度63.4%,完成数量及总体进度均高于前两年。其中,过半数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开展了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整体进度约为51.4%。不到半数试点城市开展了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整体进度约49.2%。多地试点通过构建城市运营指挥中心融合城市管理与服务功能,共有约11个重点项目在2015年度取得显著推进,完成进度在80%以上。

  2016年度的工作报告虽然尚未出台,但从今年多个城市、大量企业的反映来看,整体上预期比2015会有更大的进展。

  “城囧”尴尬:前景光明,难抵现实存在感低

  

 

将投4万亿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找到存在感?

  目前,国内智慧城市项目取得的进展主要归功于两点。一方面是大力推行了ppp以及EMC模式,能够让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到智慧城市项目领域;另一方面则归功于物联网、云计算、低功耗广域网络通信技术、智能终端等智慧城市的基础技术取得进展与创新,使得众多的智慧城市项目得以从云端落地。

  毫无疑问,智慧城市无论是市场体量还是所能实现的功能愿景足够的吸引人,但是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虽然相关部委先后公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多达近600个,但是,作为城市里从业、居住的主体,相信绝大多数企业和市民,基本感觉不到城市“智慧”的存在。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级协调办秘书处秘书长单志广曾指出,中央政府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已有8年,8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呈现高投入、高技术,同时低效能、低获得感的特点,如北京,只要还有雾霾和交通拥堵问题,公众就不会认为北京是智慧化城市。

  笔者从一个北京工作、生活的主体视角来看,“存在感”低的问题俨然成了智慧城市发展的通病。不可否认,近年来智慧城市的推进中为实现了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但最终这些基础设施还是需要为企业和市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服务。

  因为这些方面的问题是城市居民每天都会面临的,能够身处其中的,而近年来的智慧环保、智慧交通的大量实施,却没有为人们带来明显改进的体验。

  

参与感低:“自上而下”不接地气是主因

  问题并非一日之弊,政府也开始意识到老百姓参与感低、满意度低的不足,并寻求解决方案。

  从官方的态度可以看到,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将由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向更注重市民与企业的体验转变。目前智慧城市项目这种“存在感”低的现状也逐渐成为业界的共识,我们不妨来看看《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系统总结的智慧城市项目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 重硬件投入、轻市民参与;

  ? 建设模式单一,对经济成本和后期商业模式思考探索不足;

  ? 将关联性不大的建设项目归为智慧城市,增加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质疑;

  ? 对于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加城镇功能和培育智慧产业的智慧顶层设计和实施部署力度不够;

  ? 与生态城市、人文城市等以人为本的历史传承和生态文明衔接互动不足;

  ? 在公共角度思考、规划和提供智慧城市知识创新的能力较为薄弱。

  这些问题也反映了早期的智慧城市项目投入过于盲目,在建设智能城市方面缺乏清晰的方式来罗列每项支出的用途,并且智慧城市在建好之后所能产生的好处也不明确。

  尤其是将“重硬件投入而轻市民参与”的问题列在了首位,这基本是对智慧城市发展思路的一种大转变,因为早期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是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升级的改造,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却不甚理想,正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王娜对智慧城市的看法:目前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已经投入很多,但不见得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因此,重点还是如何去用好这些基础设施,利用社会化的力量,节省资金提高效能。充分利用老的设施,谨慎考虑建新设施。

  

将投4万亿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找到存在感?

 

  当然,除此之外的其他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比如说若是对于后期的商业模式探索不足,参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企业长期无法盈利便会丧失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再比如,对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加城镇功能和培育智慧产业的智慧顶层设计和实施部署力度不够,则会导致智慧城市所能实现的功能有限,降低市民体验感;而与生态城市、人文城市等以人为本的历史传承和生态文明衔接互动不足、在公共角度思考、规划和提供智慧城市知识创新的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也从不同层次限制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

  而更仔细的分析,无论是“轻视市民体验”还是“与生态文明的衔接不足”、“实施部署力度不够”、“鱼目混珠,将关联不大的项目归纳为智慧城市”等各个问题最终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智慧城市项目的发展与城市主体人群的脱节而造成的“存在感”低的问题。

  深度纠偏:评价体系新鲜出炉

  半个多月前,由国家发改委、网信办等联合编制的首个《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隆重出台,具体的指标与相应的权重见下图:

  

将投4万亿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找到存在感?

 

  智慧城市的这一导向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说,建设智慧城市如果离开了“人”的体验,就是“为了信息化而建设信息化”。

  在笔者看来,这一指标体系首次将“存在感”提升到了最高的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虽然从内容上看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体制机制创新、市民体验等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但其中惠民服务占比37%,市民体验占比20%,两者权重超过50%,惠民服务和市民体验不正是“存在感”的最好体现。而智能设施、网络安全等需要进行大规模硬件投入的领域所占的权重并不高,这也是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所提到的 “重硬件投入而轻市民参与”问题最好的回应。

  而分析更为细致的二级指标,占最大比例的惠民服务其二级指标达到了9项,这些二级指标所涉及的细分领域也都精确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政务服务这项的占比达到了8%,因为长期以来企业与市民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不是很理想,而突出政务服务在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对于提升企业与市民在办理日常事务的体验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交通、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智慧城市需要渗透到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其“存在感”,以达到惠民的目的。而将市民体验调查的比例提升至20%,便是对智慧城市“重在市民参与”理念的最好体现,这不仅能够检验智慧城市与市民互动性,也可以对智慧城市项目发展现状进行反馈,敦促智慧城市朝着 “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发展。

  我们从这两份官方文件可以看到,不论是政策设计还是落地建设,对于城市主体的参与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评价标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若是智慧城市只是庞大数字的投入,但是,而却感受不到实际的便利之处的话,这难免会让人怀疑其价值所在。

  

0
[责任编辑:黄文凤]

《安防知识网》一个服务号 二个订阅号 微信服务全面升级

不得转载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安防知识网”的文章著作权均为本站所有,禁止转载,除非取得了著作权人的书面同意且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方案案例调研报告

注册会员免费申请杂志
及下载本站所有案例调研报告

立即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