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汽车电子 > 正文

英特尔:无人驾驶是5G与计算的终极融合

2017-03-01 08:02:35来源:智能电子集成

[摘要] 在通往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的道路上,5G和计算技术的融合,是推动这个愿景的关键

  在通往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的道路上,5G和计算技术的融合,是推动这个愿景的关键。英特尔5G业务和技术部门总经理Rob Topol指出,在今年的世界移动大会(MWC)上,尽管5G技术精彩纷呈,但5G并不是孤立的技术展出,它是驱动智能手机、无人机、家庭网络、AR甚至自动驾驶等应用迈向现实的核心。
 
  业界普遍认为,5G将主要满足三大场景网络需求:eMBB,mMTC和URLLC。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这块业务里面5G是各行业发展创新的底层技术,想象空间无疑最大。
 
  国际电联就指出,通过一个点击即可立即得到回应的低延迟以及高可靠性通信技术,将推动医疗、安全、商务、娱乐等行业新型应用在未来的发展。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将实现机器与机器的直接交流和物联网的成型,并赋予人们更广泛的应用,例如移动云服务、应急和灾害响应、实时道路交通控制、使用车辆和道路之间通信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以及高效的工业通信和智能电网等。
 
  无人驾驶则是其中出类拔萃者。谷歌让无人驾驶出现在公众视野,百度、宝马、英特尔等公司入场,无人驾驶正一步步走向现实。Rob Topol指出,英特尔是宝马公司无人驾驶项目的核心支持者,在去年8月份的IDF上,宝马联合英特尔使用一辆宝马i3成功演示了无人驾驶功能。英特尔一直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无论是在提高交通安全、出行效率、节约资源等方面都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事实上,无人驾驶是通信和计算在5G时代的价值交汇。一方面,无人驾驶不仅成为科技业追逐的热点,也是政府关注的一门前沿产业。在中国,政府已经筹划制定相关标准,推进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根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无人驾驶或者装载无人驾驶辅助技术的机车保有量将会达到1亿台,另有预测指出到2025年产值高达420亿美元。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
 
  另一方面,无人驾驶对技术要求极其苛刻。无人驾驶汽车将产生巨大的数据量,到2020年,无人驾驶汽车每秒将消耗0.75GB的数据流量。庞大的数据量需要超高速率、超低时延的传输,当前的通信系统不能处理其中所需的超高带宽,而这恰恰是5G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此外,无人驾驶系统需要执行无数的内存密集型计算,对计算性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Rob Topol表示,尽管业界普遍预期5G将在2020年商用,但不少移动运营商已经等不及了。例如美国的Verizon和AT&T,近日就表示要安装部署5G设备,用于发展固定5G服务;韩国运营商KT计划在2017年9月前完成其5G网络的部署;日本NTTDoCoMo宣布将于2017年在东京地区推出一个5G试验网络。作为国家竞争力的一部分,5G也得到了中国、美国等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5G的未来已来。
 
  英特尔则以技术支持这一时代到来。去年9月,中国宣布完成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英特尔是位居其中的唯一一家获得证书的芯片厂商。此外,英特尔还开发了5G原型机等移动试验平台,广泛参与了5G产业链关键技术和项目的开发,并在5G标准制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事实上,在本次世界移动大会上,英特尔也提供了5G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业界首款全球通用的5G调制解调器、面向无人驾驶的5G平台、第三代5G移动试验平台等。其中多项技术对推进5G技术应用具有开创性的价值。
 
  此外,面向5G的网络转型,需要供应商把新服务快速轻松地部署到网络边缘,减少返回移动核心网和数据中心的流量,进一步降低网络延迟。英特尔与供应商合作,推出移动边缘计算产品组合,其中包括25GbE英特尔以太网适配器、新版英特尔凌动处理器C3000产品系列、英特尔至强处理器D-1500产品系列和下一代英特尔QuickAssist适配器系列,均在本次本次世界移动大会上亮相。这些产品技术将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发布。
 
  在应用方面,科再奇曾指出,5G将成为访问云端和迈向“始终连接”世界的关键技术。英特尔全面布局云计算和智能互联,作为正在快速演进中的全球最智能的互联设备之一,汽车是英特尔布局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的重要领域。事实上,5G和无人驾驶,是英特尔战略聚焦的八大领域其中之二。
 
  “我认为5G之所以激动人心,并不是因为我们已知的,而是因为我们尚未了解的。”英特尔副总裁兼通信及设备部总经理Aicha Evans说。“5G故事中的未知部分是我脑海里最激动人心的。随着相应技术的部署并在可靠的平台上进行测试,创新、发明以及推出新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将无穷无尽。”
 
 
 
0
[责任编辑:Joy Teng]

《安防知识网》一个服务号 二个订阅号 微信服务全面升级

不得转载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安防知识网”的文章著作权均为本站所有,禁止转载,除非取得了著作权人的书面同意且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方案案例调研报告

注册会员免费申请杂志
及下载本站所有案例调研报告

立即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