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10月开始到2008年,公安部将在全国开展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即在省、市、县三级开展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试点工程,每个省确定一个市,有条件的地方确定一个县,有条件的县确定一个社区或街区为城市监控报警联网体统建设的试点市、县、社区或街区),提出了全面加快推进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并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工作布置。
近年来智能建筑在建筑行也方面发展得非常迅速,它是由通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遥控传感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发展的组合。下面介绍下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现状。
目前,公共设施能耗已占据了城市能耗中的相当大的比重。以停车场为例,国内目前的停车场普遍采用传统的白炽灯照明,白炽灯灯具功耗大、性能差,而且通常都是24小时亮灯,这样就造成了巨大的能耗浪费。
随着简政放权等政府新动作越来越频繁,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迎来发展春天,为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城市领域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大的拓展空间。那么,当智慧城市邂逅PPP,究竟是一场“擦肩而过的回眸”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机缘?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应用好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上遇到哪些问题?
城市发展意味着城市生活对资源的更大需求、更复杂的社会关系等,从而给城市社区生活带来诸多问题,如健康问题、社区安全问题、社区服务质量等,但是技术的发展让城市社区更加智慧,利用创新技术与方案可以保民生、促和谐,打造智慧社区。
在2015年霍尼韦尔与中国节能协会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联合推出的《中国智慧建筑调研白皮书》中指出:在酒店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下,智能化是未来提升酒店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智能化的提升又将重点围绕入住客户的体验度来进行。那么霍尼韦尔的管理方案能增进哪方面的体验呢?
2015年9月,财政部推出《财政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认定PPP模式是“稳增长”的重要措施。PPP模式稳增长的政策方向已定,为促进政策落地,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出发,其政策着力点应该集中在财政预算红线仍有外移空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在重大技术 核心技术创新领域推广PPP模式三个方面。
城镇化是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即将面临的最复杂和最紧迫的发展挑战之一。目前,中国共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这一比例预计将在2050年提高至76%,近3亿中国人口将在未来的35年内由农村转入城市。我们看到,城镇化进程已带来诸多巨大挑战,例如征地矛盾、城市扩张效率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户籍制度引发的不平等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些挑战只会日益严峻。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需要进行系统性治理改革,例如采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可持续与宜居城市》中提出的建
注册会员免费申请杂志
及下载本站所有案例调研报告